近日气温骤降,除了“冻手冻脚”的不适体感外,往往还是脑卒中的高发期,“断崖式降温”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谓“雪上加霜”。
寒冷为何成了中风“加速器”?
血管“遇冷收缩”像绷紧的橡皮筋:低温下血管会剧烈收缩,好比水管遇冷变细,血压随之骤升。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本就脆弱,这下更易“崩裂”引发脑出血。
血液变“浓稠”易堵血管:天冷喝水少、出汗少,血液会像放久的糖浆变黏稠,流速减慢,血栓趁机形成,一不留神就堵了脑血管,引发脑梗死。
心脏“加班”累出问题:为产热保暖,心脏得加倍工作,心率加快、负荷加重,容易诱发房颤。而房颤正是脑栓塞的“元凶”之一。
四招“护脑术”,寒潮天必备!
一、保暖:给血管穿“防护衣”
避寒时段:清晨、夜晚气温比较低,建议老人尽量不要早出晚归。
重点防护:戴帽子、围巾护住头颈部——这里血管密集,受冷最易引发收缩。
温和刺激:用温水洗脸和刷牙,避免冷水“突袭”血管。
二、控压:给血压装“稳压器”
高血压患者千万别自行停药!降温期间早晚各测一次血压,发现波动异常,立刻就医。
三、生活:给健康筑“防火墙”
吃对喝好:少盐少糖少油腻,多喝温水稀释血液;试试地中海饮食,适量多吃蔬果、坚果和鱼类。
适度动起来:可在室内打太极、散步等,别做剧烈运动。
戒烟限酒:烟酒会直接“腐蚀”血管,必须戒掉。
四、急救:抓住“黄金 4.5 小时”
记住“中风120”口诀,再添1个预警信号:
1看:脸不对称、口角歪?
2查:双臂平举,一侧下垂无力?
0听:说话含糊、说不清楚?
加测:频繁打哈欠且伴肢体无力,可能是中风前兆!
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!越快得到治疗,预后越好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