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我们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医院,做有温度的医者,特推出“有温度的医学”栏目,今天来聆听护理部主任护师朱红妞的思考。
医学是人学,医道显温度。医学既是科学,也是多学,落实下来是人学。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,那如何用有温度的医学指南替代冰冷的指南,如何做有温度的护理呢?
有温度就是让人感觉舒服,舒服的最终评价标准就是患者满意。如何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觉满意,那就需要达到他的期望值。如何获知患者的期望值,那就需要去了解、询问。每个人的期望值有所不同,就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作为医务工作者,若每天、甚至每班都去询问患者当日需求,相信定会改善就医体验。
我们常说要热情服务,我个人认为主动即为热情。比如:与患者有十步距离时应做到目光接触,微笑,准备给患者提供服务;五步距离时要主动问候患者;而一步距离时则要自我介绍,并提供服务,这就是热情。
我们给患者治疗、护理,并使其康复,但仍有患者感到不满,这可能是所提供的服务并未让其获得等价感受。这就需要我们将日常工作规范化、流程化、个性化,让患者感受到提供的不仅仅是治疗、护理,还有服务。
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说:“从温度的角度看待医学,它既是我们这个时代医学特征的揭示,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医学迷失的一个清醒剂。”而作为医务工作者,如何 让医院高冷的环境变得高暖,需要大家一起努力。
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人,成为心中有爱、眼中有光、肩上有责的医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