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要回家。”因为这一句话,4月21日夜晚,拉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大幕。
71岁的陈爷爷,因“咽痛伴胸闷”急诊入院。医务人员发现他的血钾3.37mmol/L(正常范围:3.5—5.5mmol/L)、血钙2.03mmol/L(正常范围:2.1—2.6mmol/L)。急诊医学科当班护士张洁、王飞敏锐察觉到陈爷爷存在电解质紊乱问题。然而,当医护人员准备为他进行有关治疗时,陈爷爷突然情绪激动,不配合治疗。医务人员耐心向他解释病情和不治疗的后果,并将老人列为重点关注对象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就此埋下伏笔。
当日20:30左右,在完成输液和雾化后,陈爷爷仍然拒绝口服补钾,并说:“医生,我要回家。”说完就起身离开,不顾医护人员劝阻。
陈爷爷的身体状况不适合离开医院,他已经出现乏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万一离开医院突发意外,后果不堪设想。护士王飞、张洁多次劝说无果。王飞一路紧追不舍,从病房追到医院门口公交站台。在老人即将上出租车的关键时刻,王飞成功拦截。
与此同时,张洁迅速联系家属到现场一起劝解陈爷爷。在等待家属的过程中,王飞一边陪伴陈爷爷,一边不断轻声安抚,试图缓解他的焦虑情绪,同时密切观察他的身体状况,期待着家属的到来能让事情出现转机。
20:55,家属抵达医院门口站台。经过大家30多分钟的耐心劝解,陈爷爷终于同意返回病房。
回病房后,陈爷爷突发心梗前兆,出现大汗淋漓、胸闷且时有胡言乱语等症状。
时间已不容许有任何耽搁,晚一分钟救治,则多坏死一部分心肌。急诊医学科团队迅速响应,一切紧张有序地忙碌着:3分钟内心电图确诊,并及时给予了“心梗一包药”;23分钟完成肝素注射及导管室转运,并开展急诊PCI手术。整个救治过程争分夺秒,环环相扣。
经过紧张的手术和术后悉心照料,陈爷爷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病情得到有效控制。
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援中,医护人员凭借敏锐的风险预判能力,精准识别老人拒绝补钾行为背后的依从性风险,用高度负责的态度与死神展开殊死较量。正如护士王飞所说:“当时就一个念头,绝不能让他带着心梗危险离开。” 这份朴实话语背后,不仅展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担当,更让我们看到在生命的赛道上,爱与责任永不停歇。